房天下>  资讯中心  >贵阳房小帮>  正文

手机看新闻

农村生活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的鸡鸭鹅去哪儿了?

贵阳房小帮2024-06-12 22:21:06来自北京市

摘要:

【农村生活环境整治:美丽乡村的鸡鸭鹅去哪儿了?】一些地方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出现走偏现象,引发关注。村容村貌改善是好事,但一些做法脱离实际,反而影响治理效果。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才能真正提升农村生活环境。

正文:

最近,《半月谈》报道了一些地方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出现了走偏现象,引发了大家的关注。比如有村民感叹,“听不见鸡叫,这还是农村吗?”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些地方为了追求表面上的整洁,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来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结果反而脱离了农民的实际生活。

我们得认识到,好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如果忽视了农民的主体地位,不尊重他们的意愿和生活习惯,再好的政策也难以落地。比如,有的地方硬是把大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搬到了农村,结果让村民们难以适应,反而成了“躺在表格里的数字”。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因地制宜才行。有的干部出去考察,看到了别的地方环境整治得好,就想照搬回来,但没有考虑到自己村的实际情况,结果事倍功半。就像中西部的户厕改造,旱厕要不要留、采用哪种水冲厕所技术,这些都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统筹考量。

乡村是农民的家园,应该让他们感到安居乐业才对。一个美丽的乡村不仅要有好看的山水田园,还要让村民们找到发展产业的致富渠道。只有坚持因地制宜,真正从实际出发,才能让乡亲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

小编点评:

这次的报道反映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看到有村民反映“听不见鸡叫,这还是农村吗?”这句话真的是发人深省。农村本来就应该有鸡鸣狗吠,这些声音是农民生活的一部分。为了所谓的“美丽乡村”而一刀切地禁止畜禽养殖,这种做法不但违背了农民的生活习惯,还可能影响他们的生计。

其实,农村环境整治的目的应该是让农民生活得更舒适、更方便,而不是追求表面上的整洁和高标准。像有些地方,把大城市的垃圾处理标准搬到农村,或者搞“月评比、周排序、日通报”,这些做法不仅让村民感到不适应,还增加了基层干部的负担,甚至滋生了微腐败。

我们应该鼓励各地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整治措施。不一定要追求统一的高标准,而是要看实际效果。比如,户厕改造问题,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需求和条件,不能一刀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农村的居住环境,提升农民的幸福感。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