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的乡村振兴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从特色产业的迅速发展到新农人的逐梦
田野,再到和美乡村的内外兼修,毕节正不断谱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文章详细介绍了当地天麻产业、农业机械合作社和生态旅游村的发展现状,展示出毕节在乡村振兴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仲夏时节,黔西北的乡村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连片的农业园区里,生产井然有序;广袤的田野上,各类人才在努力奋斗;和美乡村中,游客络绎不绝。乌蒙大地的乡村振兴变化显而易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2年,国务院批准《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赋予毕节建设乡村振兴新典范的战略定位。毕节市抓住这一政策机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致力于解决农业发展薄弱、农村空壳化和农民收入低等问题,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全面振兴。
毕节市大方县的天麻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天麻之乡”。在天麻产业的推动下,当地形成了现代化的生产和经营体系。2023年,毕节市种植了20余万亩天麻,产量达到5万吨,占全省种植面积的一半以上。围绕蔬菜、茶叶等八大特色产业,毕节市致力于推动高原特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新农人杜苏林在黔西市成立农机合作社,发展迅速,农机具增加到150套,覆盖各个农业生产环节,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托管服务。近年来,毕节市通过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等项目,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农民,推动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和农村电商等新业态的发展。
在永兴村,曾经的贫困村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每年夏季吸引大量游客避暑。毕节市通过“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建设和治理水平,描绘出一幅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画卷。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的提升,毕节市让乡村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提升乡村治理的“软实力”。
文章细致地描述了毕节市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毕节不仅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如大方天麻产业的壮大和八大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还在人力资源开发上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农民,推动了智慧农业和农村电商的新业态。此外,生态旅游村的成功转型和“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使得乡村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通过这些举措,毕节市不仅实现了经济上的增长,也在社会和文化层面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样的综合发展模式,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毕节的成功,展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通过政策扶持、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地区借鉴毕节的经验,共同推动我国乡村振兴事业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