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贵州发展苗药成效显著 苗药成中国民族药翘楚

贵州日报  2015-09-28 10:19

[摘要] 近日,全国政协专题调研组来到贵州,就“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传承发展”进行调研,并充分肯定了我省少数民族医药产业发展,认为贵州民族医药产业化水平较高,产业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起到了表率作用。

近日,政协专题调研组来到贵州,就“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传承发展”进行调研,并充分肯定了我省少数民族医药产业发展,认为贵州民族医药产业化水平较高,产业化发展走在前列,起到了表率作用。

评价很高,我们也当得起这样的赞誉。

贵州是苗族人口聚集多的省份,少数民族医药在我省主要就是指苗族医药。

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以苗药为主的贵州民族药业,就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近年来,苗药发展势头更加强劲。2013年,贵州苗药销售产值达150亿元,超藏药、维药、蒙药三大民族药之和,成为销售额大的民族药,一举奠定了自己行业翘楚的“江湖地位”。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湿润温暖的气候,非常适宜中草药生长与中药材种植,中药资源极其丰富,素有“天然药物宝库”之称,是我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已查明的中药材品种有4802种,位居第二,蕴藏总量达6500万吨。在统一普查的363个重点品种中,贵州就有326种,天麻、杜仲、朱砂等在古今中外均享有很高的声誉。

目前,我省中药材人工种植及野生保护抚育总面积已累计突破500万亩,160万农户从事中药材种植,年产150余万吨药材。其中天麻、半夏、太子参、金钗石斛、杜仲等种植面积超万亩。2014年全省中药材种植产值突破120亿元。

苗药是苗族同胞长期以来与艰苦自然环境、各类疾病、伤害不屈斗争的智慧结晶,苗医药以其“简、便、效、廉、奇”的特殊魅力对许多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防治有着独特的疗效和优势。

我国苗药90%以上集中在贵州。苗药在我省医药产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记者了解到,我省拥有苗药药材品种405个,其中有143种被载入《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艾纳香、头花蓼等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艾纳香、吉祥草、大果木姜子、刺梨等10多种被认定为地道药材。较为成熟的苗药药材种植抚育基地超过30个,其中贵州威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头花蓼种植基地、贵州同济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淫羊藿种植基地等通过国家GAP认证,有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十余个。

……

作为我省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苗药开发大有潜力。

大力推动苗药产业发展

做大做强苗药,既是传承苗族文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加快我省以大健康为目标的医药养生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为推动以苗药为主的民族医药产业发展,我省采取了多项措施:

——加强基础理论体系研究。目前,已出版《苗族医药学》、《苗族药物集》、《贵州苗族医药研究与开发》、《中华本草苗药卷》等相关民族医药专著,构建了包括“苗医生成学”的医学哲学思想、“两纲五经”的核心理论等在内的苗医药理论体系,建立了相关的“苗医理论数据库”、“常用苗药数据库”和“苗药秘验方数据库”,为苗医药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提高民族医药研究水平。开展了“贵州省世居少数民族医药省长专项基金项目”和“贵州民族药省长基金课题”研究,培育建设了一批苗药中药研究平台。目前,我省有从事苗药研发的的科研机构39个,其中企业30个,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9个,研发机构5个,省级研发机构34个。2014年,“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贵州,填补了国家民族药产业发展工程技术研究平台的空白,实现了贵州中药民族药领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零的突破。

——支持苗医药人才培养。贵阳中医学院中药学专业开设了苗药方向,从2006年开始招生。2013年,贵阳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开设苗医方向,于2014年开始招生。2015年,贵阳中医学院筹建苗医药学院,建设成为集医、产、学、研于一体,管理规范、设备精良、专业设置合理的苗医药人才培养基地,注重培养实用型、创新型人才。同时,2013年启动的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专门设立了“卓越中药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贵州中药生产、中药研发、中药栽培和中药流通领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支持苗药药材种植研究并建立了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加强和规范药材管理。先后开展了头花蓼、艾纳香等数十种苗药药材种植研究,并建立了规范化、规模化试验示范基地,其中头花蓼、何首乌等5个品种通过国家GAP认证。

——相关政策支持发展。我省先后出台了《关于完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化中药现代化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新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大力支持和推动少数民族医药传承发展。

……

省委、省政府在实施“科技兴黔”中,也把发展民族药业作为振兴贵州的一个主导产业,以科技引领苗药产业快速发展,我省以生产苗药为主的制药企业蓬勃发展,已成燎原之势。极具民族特色的“苗药”以其悠久的历史积淀和治疗功效,成为贵州高原一颗深藏的明珠,在挖掘和发现中绽放出迷人的光彩。

苗药出山领风骚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近年来,全省苗药产业成长迅速,呈现出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品牌形象持续提升的良好态势。

从2007年的100亿元,到2013年的300亿元,再到2014年的371亿元,全省医药工业销售收入平均每年都以20%左右的速度递增,贵州药业在我省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明显上升,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后续支产业之一,而以苗药为主的中药民族药产业的发展尤为显著。

经过几年的努力,贵州苗药品种因其独特的医理和良好的疗效得到了广大病患者和社会的认可,销售遍布,在有一定的知名度并树立了品牌,出现了一批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功能独特、市场潜力较大的拳头产品。全省现有154个民族药成方制剂收录进入国家药品标准,其品种数占全省中西药制剂品种总数的15%左右,占中成药制剂品种的20%左右,并有76个品种获得了发明专利保护。

据了解,中药民族药制剂的剂型涉及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喷雾剂、滴丸剂、散剂、酊剂、贴剂、巴布膏剂等27种,主治病种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和外伤各科等。

苗药品种除了2012年升为部颁标准的154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之外,一批以苗医验方为基础开发的新品种也表现突出,如“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仙灵骨葆胶囊”等。

目前,全省共有规模以上中药民族制药企业80户,近年来产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的80%以上,苗药在我省医药工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有28户企业进入医药企业500强的行业,其中,贵州益佰、贵州神奇、贵州百灵等3家苗药生产企业进入中成药工业企业50强。全省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达10家,超5亿元的企业达21家,超亿元的企业达60家。全省有6家制药企业成功上市。

2013年,贵州苗药销售产值达到150亿元,一举超过藏药、维药、蒙药三大民族药之和,成为销售额大的民族药。2014年,贵州苗药继续高歌猛进,销售产值持续增长,达到180亿元。今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支持苗药做大做强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巩固发挥我省苗药特色优势,支持苗药产业加快发展,把苗药培育成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预见,贵州苗药产业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本报记者张元斌

11项任务做大做强我省苗药产业

今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支持苗药做大做强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要努力完成好11项任务,做大做强苗药产业。

全力争取苗药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把“进药典、明身份”作为当前我省苗药产业发展壮大的要务。

夯实苗医药理论基础:2016年前组建省苗医药研究院,鼓励高校、科研单位、医疗机构和企业技术中心开展苗医药理论研究。

建好苗药种植基地:

统筹整合有关专项资金和支持政策,集中力量扶持苗药药材重点种植基地加快发展,在药材主产区建设集约化、规模化的苗药药材种植基地。

打造苗药现代物流:

力争2017年底前,基本形成高效、快捷、便民的现代医药流通体系。

培育苗药骨干企业:

力争2017年底前,引进10户以上国内医药工业百强企业投资我省苗药,集中力量加大对苗药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

推进苗药研发创新:

大力推进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加快打造一批省级苗药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鼓励和支持苗药研发创新。

扶持苗药做大市场:

积极争取国家将我省更多苗药品种纳入医保目录,鼓励省内各级医疗机构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苗药,建立健全省内公立苗医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和苗医药传统特色医疗服务补偿办法。

探索苗药衍生产业:

研发以苗药药材为主要原材料的保健食品和保健用品。积极支持省内企业、科研单位、医疗机构等市场主体和民间资本投资苗药美容、养生等苗药衍生产业。

发展苗医药特色教育:

设置苗医、苗药本科、专科专业,力争到2017年,全省苗医、苗药专业在校学生人数达500人以上。

促进苗医药人才就业:

全力推动苗医、苗药进入国家执业医师和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积极筹建省苗医医院,支持社会民办苗医医疗机构建设。2020年前,建成一批有影响力的苗医医院和专科。

提升苗医药品牌形象:

将苗医药文化建设纳入我省“十三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筹建省苗医药博物馆,支持更多苗医药项目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建中国苗医苗药网,不定期开展“多彩贵州·神奇苗药”主题宣传活动。

 延伸阅读:

渐入秋境早晚都凉 今天贵州省大部有雨

贵州一高校为避免水浪费 龙头上设卡堵截长流水

贵州省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带动工业反哺农业

1至8月贵州省完成铁路建设投资202亿元

贵州省内多数景区国庆节不涨价 或实施交通管制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贵阳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