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五年奋战深山再腾"钢铁巨龙"

————沪昆高铁贵州东段建设历程扫描

贵阳日报  2015-06-18 10:10

[摘要] 没有什么比梦想更为美好。走出大山,缩短与全国各大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进而后发赶超,是所有贵州人的梦想。顺应民意,决策者以磅礴的气概,把昆明、贵阳、长沙、南昌、杭州、上海从西到东连成了一条线,贵州从真正意义上融入全国高铁网。

没有什么比梦想更为美好。走出大山,缩短与各大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进而后发赶超,是所有贵州人的梦想。顺应民意,决策者以磅礴的气概,把昆明、贵阳、长沙、南昌、杭州、上海从西到东连成了一条线,贵州从真正意义上融入高铁网。

没有什么比把梦想变成现实更为伟大。在蓝图与现实之间,隔着的是沟壑纵横,山高谷深,岩溶发育,生态敏感……打铁还须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沪昆高铁贵州有限公司的精心组织下,2010年以来,中铁三局、中交一公局、中铁二十四局等“铁军”从天南海北汇聚黔中大地,摆开“一字长蛇阵”,开始了跨越六个年头的鏖战。

过去的1000多个昼夜,他们下溶洞,攀高山,打隧洞,建桥梁,风餐露宿,一笔笔,勾画出合理安全的施工方案,一锤锤,雕刻出祖国西南山区一条新的“钢铁巨龙”。寒来暑往,今天,当年青涩的年轻人逐渐成为工地上的顶梁,沪昆高铁贵州东段也迎来了开花结果的大日子。看,列车飞驰,带来贵州经济新速度;听,铁轨沉吟,启奏贵州发展新乐章。

只有用智慧、用汗水、用大无畏的勇气,才能让拼搏成就梦想。今天,当CRH380A飞驰在沪昆高铁的铁轨上,我们必须记下奋斗者们在贵州的艰辛付出。我们没有看过他们的脸庞,但我们看到了他们留下的精品工程。为了贵州,我们也要像他们那样。

2015年6月18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正式开通。贵州从此真正融入高铁网,打通了通往主要城市的大通道。

在贵州这样喀斯特地貌发达的“工程禁区”建设沪昆高铁,其艰险非比寻常。遇到暗河,采取混凝土回填;开挖隧道,先来超前地质预报……工程建设中,预料之外的危险与挑战无处不在,扎扎实实的管理和随机应变的创新伴随全程。

早在2010年10月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之初,沪昆高铁贵州有限公司和贵州全境12个标段的施工单位就矢志把沪昆高铁打造成世界一流山区高铁。今天,当我们乘着高铁从贵阳“飞”向,不仅要为出生在这个时代而自豪,也要向千万名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正是他们,用汗水践行了当初的承诺:“不留遗憾、不当罪人、建不朽工程。”

标准化管理 大处着眼确保安全质量

沪昆高铁贵州东段286公里,由六个标段组成。如何让不同施工单位的成千上万名施工人员齐心协力、保质保量完成一项浩大工程,在宏观上,沪昆高铁贵州有限公司和施工单位把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放在了抓好质量安全的关键位置。

“我们提出了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把标准化的理念贯穿建设全过程,这样才能让一丝不苟成为习惯。”沪昆高铁贵州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具体来说,管理制度标准化包括安全、质量、技术、计财等各方面共一百多项管理制度,人员配备标准化明确了项目相关各类人员的任职条件、职责范围、技能培训和业务考核等,现场管理标准化则详细界定路基、桥涵、隧道等专业工程及各类现场施工管理标准,过程控制标准化明确了施工各阶段各方面过程的检查人员、标准、频率、采用的方法等。

以做好隧道安全风险管理为例,每个隧道建设流程中必经的步骤是:运用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超前预报施工风险因素;利用监控量测技术,有效监控施工风险因素;利用第三方检测等手段,严把隧道安全质量关,多层面严控隧道安全质量。

在沪昆高铁贵州公司的强力推动下,标准化管理的理念也为各施工单位广泛接受。以一标段为例,一标指挥部在深入开展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培训教育,先后举办标准化培训50期,培训人数达1000人次。

精细化建设 小处着手群山中雕琢巨龙

对高速运行的列车来说,任何细微的差错都出不得,因而,沪昆高铁推行精细化建设势在必行。这从其无砟轨道施工和混凝土拌合站自动监控报警系统等尝试中即可窥见一斑。

2013年下半年,一标段进入无砟轨道施工阶段,中国电建水电七局迎来一场“毫米级精度”的较量。一项目部总工冉鹏介绍,无砟轨道施工工序多达几十道,精度是压倒一切的“硬道理”。混凝土浇筑前,轨道须以0.1毫米的精度精调到位,而精调前的八九道工序的每个细节都可能影响这0.1毫米的精度;混凝土浇筑后还要复测,以确保轨道静态平顺度满足规范要求。

为此,一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攻克技术难关,规范工序操作工艺和质量要求,使钢筋铺设、剪力钉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振捣、板面整平及拉毛等环节步步到位。同时,一标指挥部完成《山区高速铁路轨枕埋入式高速道岔施工技术研究》等技术编撰,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完成无砟轨道施工的“精度”挑战。

在由中交一公局负责建设的四标段,精细化建设也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思想。四标段总工程师董宝生介绍说,公司在建设中成功应用了混凝土拌合站自动监控报警系统,实时监控拌和参数;在所有隧道洞口安装声光报警系统,规范火工品使用,保障安全;风险隧道掌子面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做到安全质量隐患及时发现;自行配备雷达扫描系统,对初支进行全面检测合格后方浇筑二衬;隧道开挖应用光面爆破技术,保证安全的同时降低了成本。“精细化管理下,工程质量更易于控制,一次合格率基本可达100%。”董宝生说。

创新化引领 打造世界一流山区高铁

项目建设中涌现的众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式的解决方案,让沪昆高铁充满了创新气息。

在四标段,2010年中交一公局进场后发现,施工所在地地材质量极不稳定且产能得不到保证,而地材的质量对高铁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都影响重大。公司经过深入调查,决定建设自有砂石料场。终,所产砂石料经检验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高铁建设需求且质量稳定,产能满足全段施工高峰的需求,且出场价格比当地市场价格低了近一半,大幅降低了施工成本。

中铁三局负责施工的二标段,因隧道多坡度大选择采取运架一体机架设箱梁。标段内46座桥,共计293孔箱梁,其中68孔箱梁位于20%。大坡道上,标段内大坡度达到25%。。这5%。的差距可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因为WE-SC900H型运架一体式架桥机大坡度为20%。,理论上不具备架设20%。以上大坡道箱梁的能力。针对这一特殊工况,中铁三局多次组织专家咨询、方案论证,确定对运架一体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并形成一套施工方案,终圆满完成了标段内20%。以上大坡道箱梁的架设。

除了施工中的创新,为保护好贵州的青山绿水,绿色环保理念也贯穿建设全程。在二标段,工程伊始,中铁三局就按照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环境保护体系,项目经理部配备专职环保工程师、工班设兼职环保人员,建立环保管理制度,落实环保责任制,大限度减少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进入贵州,不仅铁路本身是精品工程,高铁两旁也是充满自然风情、民族特色的靓丽风景线。

三载攻坚,为了一座通过仅需六秒的隧道

■建设故事

三载攻坚,为了一座通过仅需六秒的隧道

在中铁三局承建的沪昆高铁贵州东段第二标段,有座朱砂堡二号隧道,这座隧道列车通过仅需6秒,却凝聚了建筑师们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

“标段内地质复杂,有多处不良地质发育,处理难度大,施工安全风险极高。其中具代表性的就是朱砂堡二号隧道。”中铁三局二项目部工程部部长张博轩说。

朱砂堡二号隧道位于玉屏东——三穗车站区间,为双线隧道,隧道进口临近朱砂堡中桥台尾,出口临近克麻塘中桥台尾,全长505米,大埋深约49米。“我们在2011年5月开挖半年后,大约在进洞施工78米处开挖出一巨型溶腔。”二项目部工程部经理马俊生说,通过多次勘测,他们发现这个岩溶大厅底部纵向长约90米,横向宽约53米,溶洞呈梨状。

“隧道从溶洞边顶部通过,此外我们还勘测到溶腔以下40米发育暗河。”马俊生说,半年左右的勘测显示,朱砂堡二号隧道两次穿越溶洞,这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也是罕见的。“开挖过程中必会遭遇溶槽、岩溶管道、突水突泥等地质问题,这也是制约这条隧道建设的主要问题。”

通过长达一年左右专家论证,对比多种方案,工程部终选择了圬工回填方案。“两个溶洞共填混凝土约21万方,正常情况下可以修6公里隧道。”张博轩说。

因隧道暗河段溶洞大厅规模较大,为保证作业人员在脚手架搭设施工中的安全,工程部没有选择满堂脚手架进行喷锚防护的做法,而是把着重研究安全可行的防护方式列为整个岩溶整治施工的重点。面对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施工方选择了喷射混凝土、制作钢筋支架、铺设柔性防护网等措施。同时,针对溶洞大厅底部地层破碎、岩溶发育、易坍塌等情况,施工采用钢花管对圬工回填底部进行加固处理。

经过近三年的时间,朱砂堡二号隧道顺利贯通后,共申请了四项国家技术专利。

■沪昆高铁建设大事记

2008年7月初,铁道部在中央安排下重新制定新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规划长昆客专向西途经贵州贵阳延伸至云南昆明,全路终形成总长2066公里的沪昆高速铁路。

201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长昆客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铁道部于2010年6月批复初步设计。

2010年10月1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正式开工建设。

2010年10月9日,二标2#拌合站验收通过,是沪昆高铁贵州段全线家通过验收的拌合站。

2010年10月18日,二标在冷水溪大桥开始钻孔试桩施工,该桩为沪昆高铁贵州段东段根钻孔桩施工、座开工桥梁。

2011年6月29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片900T箱梁在三穗梁场浇筑完成。

2011年7月25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全线轨枕场试验室、拌合站初验完成。

2013年1月4日,架桥机成功架设了沪昆高铁贵州东段榀箱梁。

2013年4月30日,国内首台可用于隧道内架梁的运架一体机在沪昆高铁贵州东段新光大桥完成了首次首孔箱梁架,开启了运架一体机新的里程碑。

2014年3月16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电气化工程全面动工。

2014年4月14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重要控制性工程、全长780.60米的小寨坡特大桥连续梁胜利合龙。

2015年1月30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首座开始运转的变电所——棉花坪牵引变电所一次性送电成功。

2015年2月7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接触网进行首次冷滑。

2015年3月20日,沪昆高铁贵阳北至新晃西段完成静态验收。

2015年4月1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顺利完成接触网热滑实验。

2015年4月3日开始,沪昆高铁贵州东段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2015年4月11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和谐号”CRH380AJ-0202高速综合检测列车(黄医生)在沪昆高铁贵阳北至凯里南间跑了14个单程(即7趟往返),高时速达到330公里,超过此前高速度300公里/。当天,“黄医生”首次从贵阳开至湖南新晃,沪昆高铁贵州至湖南段联调联试成功。

2015年6月18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正式开通。

■数字沪昆

286公里

沪昆高铁贵州段全长559.473公里,其中贵州东段长约286公里。

89.7%

沪昆高铁贵州东段项目地处西南复杂艰险山区,沿线沟壑纵横,地质复杂,可溶岩地层分布十分广泛,东段项目桥隧比达89.7%。

5年

2010年10月1日,沪昆高铁贵州段正式开工。2015年4月3日开始,沪昆高铁贵州东段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2015年6月18日,沪昆高铁贵州东段正式开通。

6站

沪昆高铁贵州东段从东往西共设置车站6座,分别为铜仁南、三穗、凯里南、贵定北、贵阳东、贵阳北,此外还有大宗坪线路所1座。

230座桥梁

沪昆高铁贵州东段正线桥梁230座,达75.1公里。

153座隧道

沪昆高铁贵州东段正线隧道153座,总长181.5公里。

 延伸阅读:

高铁一路向东"风光"无限好

高铁东进贵州迈向交通新时代

沪昆高铁贵州东段开通运营

青岛造动车组开跑沪昆高铁 时速300公里(图)

沪昆高铁贵阳至新晃段今日开通运营(图)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贵阳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