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贵阳记忆:贯城河上看古桥"摆古"

多彩贵州网-贵州都市报  2015-05-18 11:09

[摘要] “玉带一水分西东,飞架石桥利交通。普陀平桥化龙后,北太蟠贯六洞终。”这首由民国时期金国楠所写的诗,吟咏的是曾经贵阳贯城河上的古桥,在如今这条已经被封存的母亲河上,桥多故事多。这一期古桥故事,不单说某座桥的故事,来说一说这条河上那些已经消失的和正在残存的桥,和它们背后或精彩或落寞的故事。

“玉带一水分西东,飞架石桥利交通。普陀平桥化龙后,北太蟠贯六洞终。”这首由民国时期金国楠所写的诗,吟咏的是曾经贵阳贯城河上的古桥,在如今这条已经被封存的母亲河上,桥多故事多。这一期古桥故事,不单说某座桥的故事,来说一说这条河上那些已经消失的和正在残存的桥,和它们背后或精彩或落寞的故事。

每座桥都不平凡

从目前能够查到的清代道光时期贵阳城垣街道图上,贯城河(又称玉带河)从北至南,形如阴阳切分线贯城而过,将贵阳城一分为二,而被现代贵阳人认作是“母亲河”的南明河是城外的护城河(详见此前本报记忆版对玉带河的专题报道)。据清乾隆《贵州通志》载:玉带河“自崆巄山发源,贯入城中,流会南明河……”流经主城区,人口来往密集,自然需要桥来贯通。

据贵阳市云岩区地方志办公室周诗若介绍,玉带河从宅吉桥至南端的六洞桥,玉带河上有桥22座,其中明清时期建造的古桥16座,其中包括普陀桥、平桥、化龙桥、普惠桥、北门桥、太平桥、狮子桥、贯珠桥、府桥、都司桥、六洞桥。而现在随着河道被封盖,这些桥也所剩无几。

尽管桥已不是当年景象,但故事却依然鲜活:普陀桥,清乾隆《贵州通志》和道光《贵阳府志》都有记载,从“镇北桥”变为“福桥”,因桥边白鹦巷白鹦庵供的观音菩萨而改为“普陀桥”;太平桥,是水灾频繁年间老百姓祈求平安,在北门桥南修的石拱桥,还在桥上建龙王庙,还有楹联:“水挽银河来尽洗,风乘琼岛韧难移。”如今桥没了庙也没了;而大十字的狮子桥,虽然现在已经只见护栏不见桥,但这里曾见证了日寇对贵阳的“二四轰炸”,目睹了多年城市风云,俨然已是贵阳地标;贯珠桥和官员身上佩戴朝珠的故事,曾经“龙井秋月”旁桥上挑水人来人往……玉带河上,几乎每座桥都有故事。

“张三丰”和化龙桥

在玉带河上关于桥的诸多故事中,化龙桥的故事算是具神话色彩的了。

如今的化龙桥尚在黔灵东路口位置,主桥重修过,桥下另有一圆拱石桥。据周诗若介绍,化龙桥早在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关梁》中就有记载。清康熙《贵州通志》也记曰“化龙桥,在府新城上,有大石,形如灵龟。”清人为化龙桥留下一联云“晓霁虹状波上卧;秋高龙早雨中飞。”名为化龙,是因旧时贵阳正月舞龙后在此桥下将纸糊龙烧掉,故桥得名为化龙。

关于化龙桥的传说,还和张三丰有关系呢。周诗若生活在贵阳80多年,说起这个传说绘声绘色。相传原先在贵阳鹿冲关的位置,有一深洞,洞中有蛟,蛟爱作恶,常常发大水,让贵阳市老百姓们苦不堪言,年年受难。有一年,道教祖师张三丰云游到贵州,百姓向其诉苦,言洞中蛟爱作恶发水,望其伸手相助。张三丰一听,便画了一符,放在化龙桥顶。等到洞中蛟再次发水,水流至此,不能再向前。蛟遇阻,便想回头,而桥上符变为宝剑,刺中其头部,蛟痛难忍,变身为母猪,从此再也没有作恶。

所谓“化龙”,在贵阳民间的理解里,也有蛟龙变化成母猪之意。

尽管明显的狮子桥几个字刻在护栏上,桥的记忆似乎已经成为历史,因为贯城河深藏都市地层而不为人知。吴东俊摄

普惠桥边李端棻

除了颇有神话色彩的传说之外,玉带河上桥边确实有一些真实可靠的历史故事,甚至出了“大人物”。清末戊戌变法的领袖人物、北京大学的首倡者、贵阳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李端棻,据周诗若说就是出生在普惠桥边长春巷。这位“贵阳老乡”在清末政坛上举足轻重,曾为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前,李端棻向光绪皇帝密荐康有为、谭嗣同,变法时,李端棻积极参与,光绪帝将其破格擢任为礼部尚书,大力推行新政,后被赦回贵阳,主持贵州经世学堂讲席,奠定贵州近代教育。(资料来自贵阳南明门户网站)现在贵阳,有李端棻纪念馆,和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李端棻墓。

奇不过六洞桥

过了李端棻出生地边上的普惠桥,玉带河一路向南,到了和南明河汇合的地方,这里有贵阳奇的桥梁:六洞桥。之所以说“奇怪”,缘于六洞桥并非有六个桥洞的桥梁,而是六座桥紧密分布,六孔桥洞横排。

为何在这里要修六座桥?六洞桥的相关介绍说,“贯城河途径六洞桥流向奇特,呈牛梭形,内角约六十度”、“为了控制水,防止金银流失,故在此连筑六座桥以镇之。”而另一种说法来源于民间传说:曾经在这里有和尚庙和道士观,和尚道士互不相看,为免尴尬,遂多建桥。如今的六洞桥只剩两座,方便博爱路行人,但已经不是当初老桥。

六洞桥又叫“月殿虹桥”,清乾隆《贵州通志》载:“月殿虹桥,在府城南旧贡院前,俗名六洞桥。”清人为六洞桥撰联:“一水倒环分太极,六桥横锁镇中流。”嘉庆年间六洞桥边上出生的女诗人何履絜曾有诗《六桥晚眺》:“河干风景如图画,时见卖花人过桥。一磐声随流水度,双栏影倩夕阳描。清将夏气惟兰佩,绾得秋光是柳条。苦梼衣砧杵急,不曾寄远亦魂销。”

“之洞”得名处

玉带河北段桥边出了李端棻,南边入口处的六洞桥也不“示弱”,曾经的军机大臣、洋务运动代表张之洞就是出生在此。

现在的六洞桥边上六洞街,有张之洞的纪念“小园”,人物雕像,人物作品,生平介绍,“张之洞,生于贵筑县六洞桥,”“两广总督”、“军机大臣”、“中国师范教育的创始人”、“中国重工业奠基人”等等关键词。

不仅出生在此,张之洞的名字来源也和六洞桥有关系。《南明区志》对此有记载:原来的六洞桥边有孔明洞,“藏甲岩又名孔明洞,故名‘之洞’。

传说虚过于实,和历史人物的牵连可能部分也需要考证,但玉带河上古桥陪伴贵阳城一路走来,见证变迁的同时自己也被“变迁”,但无论是还在“坚守”的还是已经消失的,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依然有专属自己的故事。

 延伸阅读:

不能被城市遗忘的角落

贵州拟出台电梯管理办法

24条公交线路 每天500辆左右出租车

贵阳北站服务旅客获点赞

聚焦| 旅客点赞北站服务 坐电梯有"法"可依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贵阳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