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贵阳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通过考核验收的背后

贵阳日报  2015-02-12 08:59

[摘要] 去年,贵阳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和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积极抢抓新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实现良好开局。

编者按:

去年,贵阳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和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积极抢抓新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实现良好开局。今起,本报推出“乐城事·祥和年”专栏,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盘点过去一年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环境提升等为群众津津乐道的贵阳大事、喜事,回味喜悦、满怀憧憬,迎接农历羊年的到来。

1月下旬,贵阳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迎来国家考核验收、现场检查。国家考核验收组一致认为贵阳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创模”工作决心大、措施实、有特色、效果好,一致同意贵阳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通过考核验收。

贵阳的经济发展,也与生态保护齐头并进。2014年,贵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97.27亿元、增长13.9%,增速继续位居省会城市前列;经济总量占全省的27%,在全省增比进位中位列。

“贵阳‘创模’的实践和成功具有标志性意义,对西部地区乃至选择一条发展新路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国家考核验收组组长、环境保护部西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主任张迅说,面对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两大矛盾并存的问题,贵阳市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不移走出一条西部欠发达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调结构——

“爽爽贵阳”不再“酸”

如今,“爽爽的贵阳”城市品牌早已蜚声海内外,很多人都知道这里“气候凉爽、空气清爽、人民豪爽、自然风光爽眼、民族文化爽心、美酒佳肴爽口”。

然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贵阳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产业发展方式较为粗放,再加上地理条件四面环山等因素,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过高,是酸雨城市之一。

不甘落后的贵阳人奋起求变,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落后企业搬迁进程,制定产业导向性政策,全面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洁净生产,使全市产业结构由高耗能、高污染、低产能向节能、环保、高效的高端产业迈进,大数据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都市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黔中大地迅猛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贵阳摘掉了“酸雨城市”的帽子,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显著,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城市、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避暑之都、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等一系列城市荣誉。

重治理——

深入保护蓝天碧水绿地

2014年以来,贵阳市重点围绕抓好生态建设,落实生态保护和加强环境治理,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三大保护计划。

在蓝天守护计划中,贵阳强力推进总量减排,完成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继续围绕空气质量专项整治,先后开展扬尘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治理、餐饮油烟治理等七项整治工作。2014年,贵阳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6%。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近发布的2014年11月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报告显示,贵阳排在第五位。

在碧水保护计划中,贵阳推进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二期工程、阿哈水库及其重要支流金钟河整治,建立红枫湖、百花湖水质在线监测平台;协调环保、生态公安、属地政府等开展保护“两湖一库”联合执法行动35次,拆除违章建筑11700平方米。2014年,贵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

在绿地保护计划中,贵阳开展“六个一律”环保“利剑行动”、森林保护“六个严禁”专项执法行动,查处生态环保案件666起。2014年以来,贵阳完成营造林18.15万亩,义务植树615.36万株,主城区增加绿地154万平方米。

建机制——

先行先试开创先河

贵阳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近年来在地方法规、行政、司法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许多开拓性、创新性的做法,有的开创了先河。

在地方立法方面,贵阳市出台首部建设生态文明地方性法规——《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还颁布实施阿哈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水污染防治规定等一系列绿色法规,提升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和水平。

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贵阳在2007年成立“两湖一库”管理局,统一行政执法权,专项负责饮用水源保护。2012年底,贵阳整合环保、林业等部门资源,组建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将市文明办、发改委等十余部门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职责划转并入,变“九龙治水”为“联合舰队”,增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

在司法机制方面,贵阳于2007年在率先成立环保法庭和环保审判庭(后为生态保护审判庭和生态保护法庭),审理贵州天峰化工公司侵害红枫湖等多起环保公益诉讼案,探索依法发出诉前禁令、引入第三方监督、通过非诉讼解决纠纷等诸多创新性做法。2013年初,贵阳又建立生态公安局和生态检察分局,进一步完善生态保护司法体系。

得益于体制机制创新,贵阳守住生态底线的底气更足、力度更大了。

广参与——

全民动员守护美丽家园

观山湖区三堡村村民陈维清默默造林护林28年,无偿将承包的1718亩国有林地交还政府管理;77岁的雷月琴老人,30年如一日,劝诫污染水源的人、捡拾水源地的垃圾、手绘南明河污染地图,从普通的环保志愿者“雷阿姨”成为远近闻名的“护水阿婆”……在贵阳,保护生态环境,爱护城市家园,已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自觉行动。

从2007年起,贵阳开始探索环境保护“社会参与、多方共治”模式,市“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现更名为贵阳市生态文明基金会)应运而生。通过募捐、保值增值等方式,基金会共筹集资金5000多万元,为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有效途径。

截至目前,贵阳相继组建30余支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拥有志愿者上万名,他们践行着“我参与、我受益、我快乐”的志愿者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水环境的良好氛围。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400多万贵阳儿女始终秉持“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城市精神,坚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不动摇,努力展示着美丽中国的贵阳表情。

 延伸阅读:

贵阳市金阳客运站新址本月建成

有钱真是任性! 贵阳惊现土豪的表白涨姿势了!

油价"十三连跌"后上调 贵阳93号汽油每升涨2毛4

贵阳市向54名高层次人才兑现住房补贴530万元

贵阳黔灵湖特大桥主墩墩身完工 主跨2015年底合龙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贵阳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