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金融 > 正文

警惕金融之怪相 地产信托"阿宝"变"阿斗"

上海证券报   2014-06-19 09:20

[摘要] 一家保险公司,一年落袋近百亿的规模保费,竟然只靠一类产品甚至一款产品“撑起一片天”。尽管令各方愕然,却绝非孤立样本。发生于国内保险业的一个新现象值得玩味。

一家保险公司,一年落袋近百亿的规模保费,竟然只靠一类产品甚至一款产品“撑起一片天”。尽管令各方愕然,却绝非孤立样本。发生于国内保险业的一个新现象值得玩味。

怪相不止于此。

近期信托市场更引人担忧——房地产信托发行量缩水、但信托率却一路走高,甚至冲破10%的重要关口。除了折射房企融资困难的事实之外,这一怪相也算亮起红灯:地产信托投资,该拉响警报了。

保险怪相

一款产品撑起一家险企

⊙记者 黄蕾 ○编辑 孙忠

发生于国内保险业的一个新现象值得玩味。一家保险公司,一年落袋近百亿的规模保费,竟然只靠一类产品甚至一款产品“撑起一片天”。尽管令各方愕然,却绝非孤立样本。

过度依赖单一品种,折射出的是人身险公司近年来产品结构越走越偏、几近畸形的缩影。且不论这些产品能否给保险公司、股东及消费者带来多少价值,仅就风险集中这点隐患而言,一旦释放,对于涉事保险公司不啻于一次空前大考。

正德与和谐样本

日渐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揭开了保险公司高增速光环背后的真实面纱。近日来,正德、和谐、安邦、生命、前海等一批保险公司,分别因虚增偿付指标、围剿地产股等原因,进入媒体及监管的视线。

市场对于这批保险公司的质疑,正在持续发酵。本报记者通过梳理公开数据发现,以正德人寿、和谐健康险为样本,去年收入囊中的逾100亿元规模保费收入中,约九成是来自于旗下一款保险产品,分别是正德人寿的“正德龙盛两全保险(型)”、和谐健康险的“和谐一号护理保险(型)”。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如此“神通广大”的保险产品,却并不能为保险公司及股东带来多少价值。这些产品均为险,存在一定共性——强调投资、保障功能较弱,虽然助推保险公司实现快速吸金的目的,但资金成本高、利润率稀薄。

这种依赖一款或是一类产品的保险公司不在少数。虽然保监部门有强制的信息披露要求,但一些保险公司通过巧妙地“报表游戏”,掩盖了其日渐失衡的产品结构。不难发现,大部分人身险公司在其年度报表结尾处会披露:“公司全年保费收入居前五位的保险产品”。但事实上,这项披露并不能真实反映保险公司的产品结构。

很简单,以生命、前海等为主的一批保险公司,其大部分销售的保险产品都不能视为保费收入,这类高现金价值险种只能被视为“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又称“保户储金及投资款”,或是笼统地被纳入“规模保费”。因此,其真实倚重的拳头产品,可能并不会出现在其强制披露的报表中。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本报记者统计发现,出现在这些公司报表中保费收入的“状元”产品,可能只占到公司总规模保费的个位数比重。比如,前海人寿、珠江人寿、华夏人寿等。有欠细化的信息披露,巧妙地将这些公司“跛脚”的产品结构掩饰了过去。

风险集中隐患

或许有行内人会说,失衡的产品结构是“保险新军”们的一大共性,是无奈之举。因为它们成立时间不长,缺乏产品储备和渠道资源,故而依赖一款或一类保险产品,实属情有可原。

其实并不尽然。在这些保险公司中,我们发现不少都是成立时间已经七八年、甚至十多年的中等规模保险公司。不仅仅有依赖险等高现金价值保险的样本,还有依赖重大疾病险等其他类保险产品的个案。

一位保险业资深精算人士一语中的:保险公司如果产品结构单一,易存在风险集中隐患。一旦政策或市场风向转变,保险公司在保费和利润等方面的调节和调整空间较为有限。如果再遇上满期给付和退保的高峰,保险公司转而就变得很被动,对于保险公司增加资本金及股东持续注资将提出较高要求。

信托怪相

地产信托“阿宝”变“阿斗”

近期的信托市场上,出现了房地产信托发行量缩水、但信托率却上升的“怪现象”,这除了折射出房企融资困难的事实外,也间接警告投资者:地产信托投资,该拉响警报了。

据用益信托的统计数据,在今年5月份成立的集合信托中,投资领域为房地产的信托资产规模是118.66亿元,占比仅为19.22%。与今年前4个月相比,这一数据是今年以来的值。不仅如此,进入6月,房地产信托的募集情况也不容乐观。实时统计显示,就在上周房地产集合信托募资规模骤降至4亿元,占比7.77%;这较更前一周的13.28亿元的成立规模及32.13%的占比有明显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在募集规模不断缩水的情况下,房地产信托的平均率却不断上升。用益信托的统计显示,上周房地产信托的平均率已经突破10%的大关,达到10.06%,而此前一周,市场上成立的房地产集合信托的平均率为9.56%。

而华宝证券的统计显示,2013年信托产品中规模占比的是房地产,占比达35%,总规模达到3857.58亿元,平均年率为9.55%。

“房地产信托发行量的缩减,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地产企业融资困难的现状。”用益信托分析师帅国让说,越来越多的人不看好楼市的前景,“当然也包括信托公司”。

而房地产信托率的提高,同样折射出房企面临的资金之困。“如果地产企业容易拿到银行贷款,为什么要花更高的代价来做信托项目呢?”某信托业内人士如此反问。该人士进一步说,为了规避风险,信托公司从2013年开始就已经渐渐压缩在房地产信托方面的项目,而且对于相关企业的准入门槛和项目的选择要求也不断提高。

房企融资困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据记者从某地产私募基金人士处了解,除了中小地产商外,从去年开始,大型房地产企业也加入了通过房地产信托和地产私募基金融资的大军。

这份名单中,不乏业界大佬万科。此前媒体报道也称,今年以来,恒大地产、绿地、万科等大型房企通过发行信托产品进行融资的情况越来越多。而且成立的信托项目数量、规模与往年相比均有大幅增加。

“房企融资日渐困难,加上房地产信托兑付高峰的来临,使得该类型的信托风险正日益增大。”帅国让说。

统计显示,2014年房地产信托的到期规模迅速增加,正进入兑付密集期。整个2014年集合资金房地产信托的预计到期总规模为1780.06亿元,其中一季度368.48亿元、二季度439.15亿元、三季度444.61亿元、四季度527.82亿元。

而国家统计局实时发布的数据也显示,楼市降温或已不可避免。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有35个城市的房价环比下降。此外,一线城市楼市出现“真摔”迹象。

“这说明楼市的风险正从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蔓延,同理,房地产信托的风险也开始扩大。很多投资于一线城市的项目或同样存在潜在风险。”

帅国让提醒投资者,在当前新成立的房地产信托中,应该慎买三、四线城市的地产信托项目。

 延伸阅读:

房地产信托发行"爆冷" 同比降32.5%

一季度房地产信托缩水 大型房企"且行且珍惜"

5月房地产信托将迎兑付高峰 一季度信托规模骤降

我国地产信托危情频现 券商基金疑受到感染

近月地产信托放量发行 信托再做地产救命稻草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贵阳房天下官微

有专业有态度有房源有优惠
相关知识 更多>>
新闻聚合 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 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318041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